直接掃描左側二維碼下載
同時兼容安卓與蘋果系統
1、直接輸入 m.daliedu.cn
2、掃描左側二維碼,登陸大立教育官網手機端
今年5月,為貫徹落實“最多跑一次”改革,破解項目審批“提速難”問題,我省8個省級部門聯手推進施工圖聯合審查,“多審合一”,目標“最多審一次”甚至“零上門”。
半年過去,施工圖聯審改革在我省成效顯著,一般項目施工圖審查時間,由法定的約60個工作日減少到15個甚至10個工作日以內,“最多跑一次”基本實現,其中實行全數字化聯審的項目基本實現了“零上門”。
日前,國家住建部把一年一次的探討工程項目設計技術進步的會議,放到了衢州舉行,“施工圖數字化聯審”改革被住建部作為推動行業(yè)技術進步的新樣式,作為落實十九大報告提出的質量強國戰(zhàn)略的浙江樣本,將向全國推廣。
浙版聯審方案
破堵點 獲點贊
為什么要進行施工圖審查?房子開建前,繪制施工圖必不可少。施工圖審查制度,就是房屋質量的第一個“把關人”:從源頭上減少工程質量隱患,保障千家萬戶的安全。
然而,施工圖審查也被稱為建設項目前期“最堵”的點:審批異常復雜,涉及住建、消防、人防、氣象等多個部門;需要打印上千張圖紙,接受數個圖審中介機構或部門審查;抱著圖紙在不同部門、不同中介機構間反復跑;多頭審查、專家意見反復磨合;時間跨度一般為半年或更長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浪費嚴重,部門行業(yè)監(jiān)管效率低下。以衢州10萬平方米的譽江南房地產開發(fā)小區(qū)項目為例,房建設計圖紙有822張,未聯合審查之前,報審項目要提供8套圖紙蓋審查章,總數就是6576張……
“這是一項技術性強、涉及面廣的工作,各環(huán)節(jié)間相互交叉、相互牽制,總體時間拉得長,建設單位的獲得感差。”省建設廳有關負責人分析,問題的深層次原因,在于部門分割、多頭審查、標準不統一,“比如說,從人防技術的角度看,希望建筑入口開洞要小、有利于戰(zhàn)時防護,而從消防的角度看,則希望建筑入口開洞要大、有利于發(fā)生火災事故時人員疏散……有時建設單位拿到了各部門意見后,就如同站在一堆相互關聯的蹺蹺板上,按下了這頭卻翹起了那頭。”
今年5月,浙江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統一部署,推進施工圖聯合審查改革,不僅推動我省施工圖審查領域實現“最多跑一次”,為企業(yè)和群眾帶來利好,還標志著我省在該領域的改革繼續(xù)走在全國前列。“會議放在衢州召開,有現場會的性質。”會上,國家住建部質量司主要負責人說。
聯審改革半年
建機制 提效率
今年8月24日,浙江納晶科技有限公司年產150噸量子點膠水生產項目在網上受理后,圖審機構4天就出具了房建、消防、人防、防雷等綜合一審意見,并反饋到設計單位修改;9月7日收到設計單位根據一審意見修改后的施工圖后于當天就完成了423張施工圖審查,出具房建和消防審查合格書等。兩輪審查僅用了5個工作日,整個施工圖審查(含設計單位修改時間)階段只用了15天。
“要是在以前,沒有半年時間根本拿不下來。”公司負責人感嘆道。辦事效率提高的背后,就是“施工圖數字化聯審”的結果。“統一標準,集中服務,結果互認,依法監(jiān)管。”省建設廳有關負責人表示,“施工圖數字化聯審”的核心就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將技術審查工作集中到一個綜合性圖審機構,實現技術審查與行政管理相分離,并且通過圖紙的數字化實現全過程網上交互辦理。
半年時間,這一改革成功打造出全國跑腿最少、流程最簡、成本最低、服務最優(yōu)、效率最高的施工圖“多審合一”新模式。
通過整合機構,目前全省建設、人防、消防和氣象4部門已聯合公布了50家綜合性圖審機構名錄。同時,將圖審機構改革為非營利機構,破除其利潤追求與工程質量追求之間的矛盾。
政府購買服務。以前,企業(yè)需要繳納相關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費用,這包括了氣象、人防、消防等專業(yè)審查。改革后,對今年5月1日后出讓或者劃撥的國有建設用地上的建設項目和其他新批準立項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除城市軌道交通工程外),首輪施工圖審查,實行政府購買服務,費用由地方政府財政承擔。截至10月24日,全省圖審機構已受理按規(guī)定由政府購買施工圖審查服務的建設項目872項,共計審查費用3400萬元,切實減輕了企業(yè)負擔。
推行網上圖審。目前,浙江基于全省政務云平臺的施工圖審查信息系統已全面上線運行,截至10月31日,共受理電子圖審項目694項,其中出具審查合格書417項,通過互聯網“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以電子圖取代紙質圖紙,解決了報送紙質圖紙的搬運之苦,降低了設計單位打印圖紙、來回溝通差旅費等成本支出。比如之前提到的衢州譽江南房地產開發(fā)小區(qū)項目,現在實現審查過程無紙化,光圖紙費用就節(jié)省了兩三萬元。